3.2 維港今昔

香港城市發展與維港密不可分,對照昔日的小漁村和現在的國際大都會,維港兩岸海濱今昔風貌足以見證香港過去、現在及未來的變遷。在過去20年,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推動維港兩岸海濱發展,近年相繼落成的新海濱長廊駁通不同地段,在規劃上引入新元素,讓維港海濱更暢達和得以照顧不同人士需要,目標就是將市民帶到海濱,與維港更加親近。本篇將以維港今昔的照片作對比,從中細味香港海濱發展。

新維度・望維港

  1. 以手機掃描二維碼,或前往www.hfc.org.hk/20a-publication/tc/ar-photos,授權開啟相機。
  2. 以相機掃描附設標記的昔日圖像,登入互動體驗。
  3. 以手指向左右兩方撥動,即可體驗維港今昔之別。

維港兩岸

1972

從太平山爐峯峽眺望九龍半島和港島中區,圖中可見1970年代的山頂凌霄閣和纜車總站。 (圖片來源:政府檔案處提供)

2024

空中俯瞰維多利亞港兩岸現貌。山巒之間,摩天大樓鱗次櫛比,建構出壯麗的城市天際線,加上維港兩岸海濱地帶取得長足發展,令香港的景色更加多元和立體。

灣仔、銅鑼灣

1972

空中俯瞰灣仔和銅鑼灣。因需要興建海底隧道等,於維多利亞公園北面附近水域進行小型填海。圖中可見當時填海後的面貌。 (圖片來源:政府檔案處提供)

2024

空中俯瞰灣仔和銅鑼灣一帶的海濱景色。圖中可見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、銅鑼灣活力避風塘主題區和北角東岸公園主題區已開放,成為港島北連綿海濱長廊的一部分。

尖沙咀

1973

空中俯瞰九龍半島南端的尖沙咀海濱。圖中所見的地標包括半島酒店、星光行、天星小輪碼頭、尖沙咀九廣鐵路火車總站和鐘樓等。尖沙咀位於九龍半島南端,是往來港島的交通樞紐,海陸交通都很頻繁。 (圖片來源:地政總署)

2021

尖沙咀海濱一帶俯瞰現貌,其海濱長廊由天星碼頭一直延伸至紅磡,中段涵蓋 2019年完成優化工程後的星光大道。 (圖片來源:政府檔案處)

啟德

1996

九龍城區的啟德機場及後於1998年關閉,「香港國際機場」自此遷至大嶼山赤鱲角。 (圖片來源:政府檔案處)

2024

隨著啟德機場遷走,《啟德發展計劃》為其原址及毗連的土瓜灣、馬頭圍、九龍城、新蒲崗、黃大仙、九龍灣和觀塘一帶注入新元素,包括啟德體育園、都會公園、郵輪碼頭、酒店、住宅、商業及休閒娛樂等建築項目。 (圖片來源:文化體育及旅遊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