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,前共建維港委員會成立,負責就維港海濱規劃、設計、建造、營運和管理事宜向政府提出意見。2010年,相關工作由海濱事務委員會承傳。
維港兩岸的海濱全長73公里,要連接成延綿不絕的海濱長廊,把海濱還給市民享用,不能一蹴即就。就像砌拼圖,一塊一塊的砌,可做的便先做。
今天港島北面的海濱長廊,最長的一段長達九公里,市民可從堅尼地城沿海濱步行至炮台山。東區走廊橋下板道亦正在興建中,預計在2024至2025年分階段開放。到時港島北岸海濱大致全面駁通,由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的海濱長廊將長達13公里。
近年,我們為了加快開放海濱公共空間,採用了「先駁通,再優化」的策略。海濱空間比傳統公園簡約,再以不斷更換的「期間限定」裝置作點綴,並鼓勵本地設計者和藝術家參與。海濱空間多,且不設指定用途,為舉行不同的活動增加彈性。我們在2022年初更推動了「海濱共享空間」的概念,海濱除了可以散步跑步、放狗釣魚、看海賞日落、騎單車踩滑板,也可舉行水上運動賽事和放置水上雕塑,2023年初更按需要增加了戶外餐飲設施。
此外,我們亦鼓勵私人機構或非政府組織參與管理海濱空間,以締造多元活潑的海濱。不同的「期間限定」活動例如嘉年華會、美食節、藝術展覽、小型賽車、露天市集、音樂演唱會都可以在海濱進行。能夠做到這些,大前提是要超越傳統的公園規劃框架,發揮創意思維,令海濱有足夠的空地和實行較寬鬆的管理模式,以及增強水陸連繫,做到「段段有特色,處處有驚喜」。
現時,維港兩岸已開放的海濱總長度已達27公里。經年累月,過去零散的段落已匯聚成「一個維港海濱」。我們正朝著在2028年開放34公里的目標繼續努力,為維港海濱成為可以盛載無盡可能,及為市民帶來無限喜悅的地方。
海濱發展,20年來,一步一足印。我們一直朝著「朝氣蓬勃、富吸引力、交通暢達和可持續發展」的海濱願景進發,過程中也需克服無數的障礙,面對無數的質疑。只有沉住氣,一步一步的走下去。今天看見的水上和陸上的活潑景象和市民的歡笑聲,難免有所感動。這是海濱事務委員會(包括前身共建維港委員會)各屆主席及委員和發展局海港辦事處團隊多年努力不懈的成果,大家的汗水也沒有白流。
海濱事務委員會 2023/24年度主席 吳永順 SBS JP 2024年5月